請以“有一種成長讓你驕傲”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
|
|
從下列兩小題中,任選一題作答。 (1)下列前人對《論語》的評價,側重點各有不同,任選其中一則加以闡述。要求:結合《論語》中的一條語錄,分析合理,160字左右。 ①《論語》所言之義理(指合于道德的行事準則或道理),精且粹矣?!?李元度 ②儒者崇實,故《論語》其文辭皆略無華飾,取足達意(指表達心意)而已?!斞?/span> (2)請從《平凡的世界》中選擇一個讓你難以忘懷的人物,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獻給他(她)。要求:符合人物特點,感情真摯,富有文采,160字左右。
|
|
閱讀《鄉土中國》節選,完成各題。 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系是根據生育和婚煙事實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我們俗語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三千里者也不過指其廣袤的意思而已。這個網絡像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但是沒有一個網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體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疇性的有關概念。當我們用這體系來認取具體的親親戚戚時,各人所認的就不同了。我們在親屬體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卻不是你的父母。再進一步說,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兩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兒女。因之,以親屬關系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的網絡來說,是個別的。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們鄉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F代的保甲制度是團體格局性的,但是這和傳統的結構卻格格不相入。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已的地位作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請酒,生了孩子要送紅蛋,有喪事要出來助殮、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機構??墒沁@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這和我們的親屬圈子一般的。像賈家的大觀園里,可以住著姑表林王黛玉,姨表薛寶釵,后來更多了,什么寶琴、岫煙,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墒莿萘σ蛔?,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到極端時,可以像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為夫,嫂不以為叔”。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給父母膳宿費的西洋社會里,大家承認團體的界限。在團體里的有一定的資格資格取消了就得走出這個團體。在他們不是人情冷熱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文情。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夺屆酚凇皽S”字下也說:“倫也,水文相次有倫理也?!迸斯獾┫壬f:凡是有“侖”作公分母的意義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條理、類別、秩序的一番意思”(見潘光旦《說倫字》,《社會研究》第19期)。 倫重在分別,在《禮記·祭統》里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安皇鋫悺笔窃趧e父子、遠近、親疏。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們現在讀來,鬼神、君臣、父子、夫婦等具體的社會關系,怎能和貴賤、親疏、遠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對地位相提并論?其實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里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來往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抖Y記?大傳》里說:“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币馑际沁@個社會結構的架格是不能變的,變的只是利用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已,對于這已,得加以克服于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氨玖⒍郎?,“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吨杏埂防锇盐鍌愖鳛椤疤煜轮_道”。因為在這種社會結構里,從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禮記·祭統》《禮記·大傳》中的語句論證了什么觀點?
|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知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①?????? 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②?????? 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節選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乙)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エ作,找不到去略,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③???? 在這園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到這兒來?!薄皥@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薄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④????? 陰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薄胺鋬喝缫欢湫§F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個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天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天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知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 (節選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1.下列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符合文意的一組是 A.①縷縷??? ??? ②潺潺??? ??? ③呆??????? ④溜 B.①陣陣??? ??? ②脈脈??? ??? ③耗??????? ④片 C.①縷縷??? ??? ②脈脈??? ??? ③耗??????? ④溜 D.①陣陣??? ??? ②潺潺??? ??? ③呆??????? ④片 2.朱自清說:“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笔疯F生說:“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分析這兩句話中的“且”與“并且”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3.《荷塘月色》寫到了“另一世界”,《我與地壇》也寫到了“另一個世界”。根據文意,比較這兩個“世界”有何不同。
|
|
在下面文段中的橫線上,填寫出詩文原句。 (1)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展現了多姿多彩的人生蘊含著豐富深沉的情感:“①_____,天下歸心”傳達出曹操廣納賢才、建功立業的渴望;“②______,復得返自然”抒寫著陶淵明脫離官場、回歸田園后的喜悅;“座中泣下誰最多,③______”道出了白居易宦海沉浮的感傷。 (2)藝術手法會增強古詩文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李白的詩句“④_______,日月照耀金銀臺”以奇幻的想象,把我們帶入了瑰麗的仙界;辛棄疾巧用典故,借劉?!?/span>⑤______,⑥_______”的壯舉,表達了自己馳騁疆場、收復河山的雄心;韓愈通過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對比,暗含對士大夫“位卑則足羞,⑦_____”這種恥于相師心態的批評之意。
|
|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日喻 蘇軾 生而眇①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骸叭罩疇钊玢~盤?!笨郾P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骸叭罩馊鐮T?!?/span>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②,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焙沃^“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于人?!弊酉脑唬骸鞍俟ぞ铀烈猿善涫?,君子學以致其道?!蹦蠖灾?,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③,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釋)①眇(miǎo):這時泛指雙目失明。②籥(yuè):管樂器,形狀如笛。③沒人,潛水的人。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捫燭而得其形??? 捫:_____(2)然則道卒不可求歟??? 卒:______ 2.將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 3.根據文意,回答問題。 (1)作者借盲人識日的故事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作者以_____________為論據,說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3)作者借“北方之學沒者”來類比_______________的人。
|
|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四時讀書樂 元·翁森 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①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②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注釋)①商意:秋意。②檠:燈。 1.兩首詩的體裁均屬于____詩。 2.根據詩意,寫出反映詩人勤奮讀書的三個成語。 3.這兩首詩的結句都蘊含著“讀書之樂”,請任選其一加以解釋。
|
|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問1:敦煌研究院身處戈壁荒漠之中,生活條件相對艱苦,卻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敦煌人扎根荒漠、默默守護。請您具體談談“莫高精神”。 樊錦詩:我們談到數字敦煌、談到科技,但這些其實都只是手段,敦煌石窟能不能保護好,說到底還得靠人。敦煌研究院成立70多年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和強大動力,就是莫高窟人以智慧和汗水積淀下來的“莫高精神”。 誰都在堅守,可我們是在茫茫大漠中堅守,那種艱苦條件是難以想象的。進洞沒有樓梯,就是靠在一根長木頭的左右兩側分別插入短木條的“蜈蚣梯”攀登進洞。洞里黑乎乎的,那時臨摹壁畫只能靠鏡子和白紙反射洞外的日光。甘于奉獻,指的是敦煌研究院的人都是“自投羅網”,自愿來到這里的,是“打不走的莫高窟人”。勇于擔當,是講敦煌研究院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以保護、研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開拓進取,就是要講科學,跟上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敦煌文化保護好,守住這個文化寶藏。 我相信,一切工作都是人在做,有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事。文物事業始終要交托給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一樣的道理,我們的文化建設能不能搞好,中華文化能不能可持續地、富有創造性地傳承下去,關鍵同樣在人才。 我們必須熱愛自己的文化。當我們越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就越會覺得中華民族是非常偉大的。咱們的中華文明,一代一代不斷傳承下來,博大精深,中國的年輕人都應該好好了解一下,不能讓我們老祖宗優秀的東西丟失。 問2:教煌莫高窟及藏經洞文物,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標志性成果。您說:“敦煌是一部千年的中華形象歷史?!闭埬務勊奈幕囆g價值。 樊錦詩:敦煌有歷史記載已2000多年,是古代絲期之路上的“咽喉之地”。敦煌莫高窟是公元4到14世紀,歷經10個朝代連續1000年的建造留下來的。它有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00多尊彩塑。所以這確實是個文化藝術寶庫。莫高的藝術主題是佛教,它是形象藝術的佛教,但它所承載的又不僅僅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還是一千年的繪畫史、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所以說敦煌是一部千年的中華形象歷史。 敦煌是連續1000年創造的非常高深的或者有突出價值的藝術。它是多門類的藝術,除了建筑、壁畫、雕塑以外,還有書法、音樂、舞蹈藝術。此外,壁畫里還反映了工農商業、民情風俗、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科學技術、醫學、天文、算術、印刷、民族、外來文明等等。所以說它是“百科全書式的寶庫”“墻壁上的博物館”。從十六國到唐代,六七百年,這段時間是中國藝術發展特別快、富有成就和創造性的時期,名家輩出,可惜畫作大多失傳。但敦煌保存了下來,還是真跡。所以從藝術上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敦煌是永遠讀不完的,無論你讀書萬卷還是學富五車,在敦煌面前,你永遠是個才疏學淺的小后生。 問3:那么該如何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文化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真正活起來呢? 樊錦詩:“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我認為就是要把文物和時代相結合,把繼承和弘揚相結合,讓其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要做好保護,以保護為基礎。文物是古代文化智慧的積累、結晶和載體。它們既珍貴稀有,又脆弱易損,一旦破壞,便不可再生,將永遠消失。所以,保護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保護根本該不上利用。 其次是整理研究,挖掘價值。我們不能為了保護而保護,而是要在保護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我們的責任之一就是要去研究、挖掘歷史文物的價值,這是做好傳承的基礎。 ????????????? ??萍及l展到今天,讓文物“活起來”的方法手段非常豐富。敦煌研究院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在保護好文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莫高窟的教育、弘揚、傳承等功能。一方面,我們精心挑選了不同時代、不同窟型、不同彩塑、不同壁畫等代表性敦煌藝術向游客開放,使游客在短時間的觀賞中能領略洞窟的精華。另一方面,我們還在莫高窟建設了博物館和藏經洞陳列館,進一步解讀莫高窟的文化價值。 莫高窟是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為了讓它發揮更大的弘揚功能,我們主動把莫高窟“搬出去”,讓它走出敦煌,走出甘肅,走出國門。比如,利用數字化,將電子版壁畫放到網上供大家線上瀏覽,出版通俗讀物,在國內外舉辦敦煌藝術展覽等等。通過敦煌數字化,既可以做保護檔案,也可以為研究提供資料,還能用電影把敦煌藝術“搬出”洞窟,讓游客在窟外看窟。這樣洞的壓力減少了,而且觀眾還能看好?!皵底侄鼗汀暗囊饬x是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是完整、真實、可持續地保護好敦煌石窟,并傳給子孫后代。 (取材于邢婷婷《著名敦煌學者樊錦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自信的源頭》) 1.這篇訪談報道的核心話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文本內容,在材料中的橫線處填寫恰當的語句,使之與文意貫通。 3.記者向樊錦詩提了三個問題,你認為這三個問題如何排序最佳?根據訪談內容,簡要說明理由。 4.請你以訪談記者的身份,根據樊錦詩的“答語”,提出一個恰當的問題。 樊錦詩: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幾千年智慧的積累,是我們特有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民族的根,應該很好地吸收傳承。敦煌是我們古代文化的寶庫。我到美國去,別人介紹我是敦煌來的,懂的人立馬肅然起敬。這份敬意,不是對我,而是對敦煌的尊重。人們為什么這么尊重敦煌?就是因為敦煌是我們古代文化的寶庫。同時代的、留在中國其他地方的傳統文化記錄,不少都被抹去了,只有敦煌留下了,于是敦煌就成了唯一。守護敦煌,就是守護我們傳統文化的根,也是守護我們未來發展的根基。軟實力實際上是個硬東西。有句話叫“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說要用人文精神來教化天下。
|
|
根據以下材料,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生活中少不了游戲,游戲是一種娛樂活動,也是一種處事方式,還是一種人生態度。游戲,有的需要積極投入,有的則需要保持距離。
|
|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小行星撞擊地球幾乎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只是絕大多數小行星的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在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很快就和地球大氣摩擦殆盡了。但是也有一些個頭比較大的小行星,比如直徑一米以上十米以下的小行星,大多數不會在大氣層中摩擦殆盡,所以它們在空中閃過一道亮光之后,會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隕石。如果小行星的個頭再大一些的話,就會對降落的地點附近造成災難性的事件了。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科學家們推測其直徑八公里左右,被認為是地球生命史上可以考證的小行星撞擊重大事件之一,地球上80%的生物物種在那次撞擊中消失。 (摘編自《多大的小行星可滅絕生物?》,《科普世界》2018年12月12日) 材料二: 15日,美國航太總暑公布遠距離小行星“貝努”(Bennu)與地球及月球的合照??茖W家預測,這顆小行星將于2135年穿過地球和月球之間。22世紀末,它將近距離接近地球,一旦撞上,威力是廣島原爆8萬倍!對地球有巨大的潛在威脅。 不過專家重中,現階段不需要擔心世界末日,因為預計貝努待下世紀才會接近地球,屆時引力可能讓貝努改變軌道,貝努會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掠過。目前預計,它撞向地球的幾率是1/2700。 (摘編自《小行星下世紀飛過地球月球之間,撞擊威力達原爆8萬倍》,《聯合日報》2019年1月15日) 材料三: 目前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觀測網,尋找并監視一些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往往能提前數月甚至數年預判它何時會接近地球。但小行星進入大氣的具體時間、姿態角度等具體細節,只有提前幾個小時才能算出精確答案。在確定小行星軌道以后,就要選擇合適的攔截點將它擊碎,使它在落地前燒蝕殆盡。攔截點的距離要考慮對小行星質量和成分的判斷,如果它密度較,不是很堅固,可以等它靠近些再打,有助于提高打擊精度:如果它比較結實,就盡量遠距離攔,必要時組織二次或多次打擊。 但要精確瞄準小行星卻存在一些困難。一方面會受云霧影響,另一方面不易判斷距離,必須用多臺望遠鏡同時觀測,通過對空間角度進行解算,才能實現定位。 (摘編自付毅飛《若是小行星來了,人類舉起怎樣的“獵槍”?》,搜狐網,2018年3月20日) 材料四: 有研究預測,我們現在面臨的是直徑在40至50米左右危險小行星的威脅,其足以摧毀一座城市。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還設想了使用核武器炸毀小行星的計劃,但該計劃的執行可能產生大量的空間碎片,而且其也將受到禁止在太空部暑核武器條約的限制。 不過在近期發表于《地球和行星天體物理學》期刊的論文中,作者之一、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的Qicheng Zhang解釋了激光如何使小行星移動,甚至使其氣化的過程,從而避免地球受到撞擊。他表示,軌道行星防御系統將有可能使小行星加熱到氣化的程度。 當小行星開始噴出物質的時候,反作用力將會使它們離開現有的軌道。據介紹,如果DE-STAR具有大約100米寬的激光陣列,那它就能使一顆320萬公里之外、直徑約100米的小行星偏離方向。此外,另一個系統DE-STARLITE如果運行15年,便可以使一顆直徑約300米的小行星偏移大約1.3萬公里的距離。 而中國在激光器的研究陸續進行了CO2激光(電激勵、氣動激勵)、化學激光、自由電子激光和X射線光等探索,其中CO2激光和化學器的輸出功率達萬瓦級以上,有廣闊的開發前景。而在強光激光破壞研究方面,中國對激光的熱和力學效應進行了廣泛的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在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是有能力將其擊毀的。 (摘自《400年一次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中國有能力應對嗎?》,趣頭條,2017年4月9日)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地球生命史上可以考證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是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次災難,小行星的撞擊致使地球上80%的生物物種消亡。 B.小行星“貝努”若撞上地球,其威力將無比巨大,但因為引力會讓貝努改變軌道不會撞上地球,所以現階段不需要擔心世界末日。 C.只有對小行星進入大氣的具體時間、姿態角度等具體細節進行精確計算,才能確定其運行軌道,從而選擇合適的攔截點將它擊碎。 D.激光改變小行星軌跡的原理是,激光給小行星加熱,使其噴出物質,反作用力使其離開原有軌道,從而避免與地球相撞。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行星的個頭大小關系著小行星碰撞地球時對地球造成的危害程度,絕大多數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的小行星,對地球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B.尋找并監視一些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提前精確算出小行星進入大氣的相關數據。并適時對其采取措施,有助于降低其道擊地球的風險。
C.在地球上精確瞄準小行星有不少困難,利用核武器炸毀小行星也有可能產生大量的空間碎片,但科技的進步總能讓人類找到應對的辦法。 D.利用激光技術制造強光激光器,輸出達萬瓦級以上功率強光,在面對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將其擊毀,中國在這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3.科學家們如何應對“小行星撞擊球”的威脅?請結合四則材料簡要概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