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古代哲人說:“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世界上沒有人自愿作惡,人之所以作惡,是出于無知?!闭J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的思想家是
A. 柏拉圖
B. 孟子
C. 蘇格拉底
D. 荀子
蘇格拉底說:“我是一只牛虻……這個國家好比一匹碩大的駿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煥發起來?!边@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價值觀
A. 人格獨立,思想自由
B. 民主意識,參政意愿
C.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D. 批判精神,社會責任
顧炎武批評王陽明心學是“清談之流禍”,讀書人“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終于導致明朝的滅亡。對上述顧炎武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 心學導致人們道德淪喪
B. 心學使儒家喪失正統地位
C. 心學的流弊是空談誤國
D. 心學背離理學的思想原則
在李贄眼里,無論是君主還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飛遠舉”,也常懷“勢利之心”因此他告誠人們“勿高視一切圣人也”.這表明李贄
A. 否定“君權神授”
B. 反對君主專制
C. 主張人民主權
D. 反對崇拜權威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讓仆人轉告賈府私塾老師說:“什么《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睋送瞥龇鲜穼嵉慕Y論是
A. 理學居于統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
B. 孔子權威地位動搖,《詩經》遭到輕視
C. 科舉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棄儒從
D. 《紅樓夢》取材于現實,反映宋代生活
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寫到:“我們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臺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來,就是說那個浪沖過來,我們的腳站在那個沙灘里頭,你要知道你的腳站的沙不完全從你的腳下整個被掏空,你一定還要有土壤?!睋?,我們可以推知她對全球化的態度是
A. 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 全球化的本質是西方化
D. 全球化無異于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