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所示的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span>
A.剪紙在屏幕上形成的影
B.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人透過水球成的像
D.勺柄好像在水面處彎折
用煤油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時,溫度計內煤油液面慢慢下降,“煤油液面下降”是因為煤油的( ?。?/span>
A.體積變小 B.所受重力變小 C.質量變小 D.密度變小
在用稱重法測量物體浮力后,小王和小吳突發奇想:可以將彈簧測力計改制成密度秤,具體做法如下:取一個體積為100cm3的長方體金屬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重力,如圖甲。將金屬塊緩慢勻速浸沒在待測液體中,如圖乙。靜止后,將圖乙彈簧測力計指針所在位置的力的示數改為對應的液體密度值。
(1)結合你所學物理知識,可以計算出圖乙中所測液體的密度為______g/cm3。
(2)經過思考,小王認為該密度秤的零刻度(液體密度為0)應標在______N處,將對應力的示數改為密度示數后,該密度秤分度值為______g/cm3。
(3)用該密度秤測量液體密度時,所能測量的液體密度最大值為______g/cm3。最大密度值應該標示在彈簧測力計______N的位置。
(4)原物塊質量、體積、密度分別記為m0、V0、ρ0,為了增大該密度秤的量程,小吳和小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寫序號)。
①將物塊換為體積為V0,密度比ρ0小的物塊;
②將彈簧測力計換為更大量程的測力計;
③將物塊換為質量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塊;
④將物塊換為質量為m0,體積比V0小的物塊。
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圖甲、乙、丙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動木塊,根據______知識可知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2)比較圖______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比較圖甲、丙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______。
(4)丙圖中,若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此時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______(變大/變小/不變),木塊A上面的砝碼______(受/不受)摩擦力。
(5)小鈺和小龍認為圖甲、乙、丙實驗方案存在缺陷,經過思考,兩人設計如圖丁所示的實驗方案,圖丁方案的優點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如圖甲是小肖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肖將系于輕質小卡片兩對角線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______(相同/相反),并通過調整鉤碼數量來改變拉力的______(大小/方向)。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肖將小卡片旋轉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______。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4)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小童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肖的實驗優于小童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B.減少摩擦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C.容易讓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旋轉
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將棉布鋪在__________(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去掉棉布,再次讓小車從__________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
(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減小,向前滑行的距離____________。推理可知:如果小車運動時不受阻力,它將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