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的振動圖象,可以判定(????? ) A.從t1到t2時間內系統的動能不斷增大,勢能不斷減小 B.從t2到t3時間內振幅不斷增大 C.t3時刻振子處于平衡位置處,動能為0 D.t1、t4時刻振子的動能、速度都相同
在均勻介質中選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線上的9個質點,相鄰兩質點的距離均為L,如圖(a)所示.一列橫波沿該直線向右傳播,t=0時到達質點1,質點1開始向下運動,經過時間Δt第一次出現如圖(b)所示的波形.則該波的(????? ) A.周期為Δt,波長為8L. B.周期為 C.周期為
利用超聲波探傷儀可檢查金屬內部的缺陷,這是利用了超聲波( ?。?/span> A.具有較強的衍射性 B.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和良好的反射性能 C.不能引起聽覺器官的感覺 D.容易被物質吸收
一列沿x軸正向傳播的橫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如圖(a)所示,a、b、c、d為介質中沿波的傳播方向上四個質點的平衡位置,若從該時刻開始計時,則圖(b)是下面哪個質點在經過3個周期后的振動圖像? A.a處質點 B.b處質點 C.c處質點 D.d處質點
下面關于多普勒效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發生多普勒效應時,波源的頻率變化了 B.發生多普勒效應時,觀測者接收的頻率發生了變化 C.向你駛來的汽車發出的汽笛聲特別刺耳,這種現象就是多普勒效應 D.不僅機械波有多普勒效應,其他的波也都有此效應
公路巡警開車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車道上巡警車向前方的一輛轎車發出一個已知頻率的電磁波,如果該電磁波被那輛轎車反射回來時,巡警車接收到的電磁波的頻率比發出時低,說明那輛轎車的車速( ) A.高于100 km/h B.低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無法確定
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圓弧形軌道半徑R=0.2m,B是軌道的最低點,在軌道上的A點(弧 A.兩小球同時到達B點 B.A點釋放的小球先到達B點 C.O點釋放的小球先到達B點 D.不能確定
一列波長大于1 m的橫波沿著x軸正方向傳播.處在x1=1 m和x2=2 m的兩質點A、B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 A. 波長為 B. 波速為1m/s C. 3 s末A、B兩質點的位移相同 D. 1 s末A點的振動速度大于B點的振動速度
如圖所示,在坐標原點O和x=3m的A點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振源,兩個振源發出的橫波波長均為1m,在y軸正方向上除O點外的振動加強的位置有( ?。?/span> A.1處 B.2處 C.3處 D.(2n+1)處(n=0,1,2…)
如圖所示表示兩列相干水波的疊加情況,圖中的實線表示波峰,虛線表示波谷.設兩列波的振幅均為5cm,且在圖示的范圍內振幅不變,波速和波長分別為1m/s和0.5m.C點是BE連線的中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E兩點都保持靜止不動 B.圖示時刻A、B兩點的豎直高度差為20cm C.圖示時刻C點正處在平衡位置且向水面運動 D.從圖示的時刻起經0.25s后,B點通過的路程為20cm
一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周期為T(???? ) A.若t時刻和(t+△t)時刻振子位移相同,則△t一定等于T的整數倍 B.若t時刻和(t+△t)時刻振子運動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則△t一定等于T/2的整數倍 C.若△t=T/2,則在t時刻和(t+△t)時刻彈簧的長度一定相等 D.若△t=T/2,則在t時刻和(t+△t)時刻振子運動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中的實線所示,t=0.02s時刻的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若該波的周期T大于0.02s,則該波的傳播速度可能是( ) A.2m/s B.3m/s C.4m./s D.5m/s
一個波源在繩的左端發出半個波①:頻率為f1,振幅為A1;同時另一個波源在繩的右端發出半個波②:頻率為f2,振幅為A2.P為兩波源的中點,由圖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兩列波同時到達兩波源的中點P B.兩列波相遇后,P點波峰值可達A1+A2 C.兩列波相遇時,各自仍保持原來的波形獨立傳播 D.兩列波相遇時,繩上波峰可達A1+A2的點只有一點
如圖所示為受迫振動的演示裝置,當單擺A振動起來后,通過水平懸繩迫使單擺B、C振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A、C擺振動周期相等 B.A擺的振幅比B擺小 C.C擺的振幅比B擺小 D.A、B、C三擺的振動周期相等
如圖所示,實線為一列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圖像,這列波的傳播速度為0.25m/s,經過時間1 s后的波形為虛線所示。那么這列波的傳播方向與這段時間內質點P(x=0.1 m處)所通過的路程是( ?。?/span> A.向左,10 cm B.向右,30 cm C.向左,50 cm D.向右,50 cm
如圖所示,兩根完全相同的彈簧和一根張緊的細線將甲、乙兩物塊束縛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當細線突然斷開后,兩物塊都開始做簡諧運動,在運動過程中( ). A.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B.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D.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一個彈簧振子做受迫運動,它的振幅A與驅動力頻率f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span> A.頻率為 B.驅動力頻率為 C.振子如果做自由振動,它的頻率是 D.振子可以做頻率為
若物體做簡諧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若位移為負值,則速度一定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為正值 B.物體通過平衡位置時,所受合力為零,回復力為零,處于平衡狀態 C.物體每次通過同一位置時,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D.物體的位移增大時,動能增加,勢能減少
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圖甲是t=0時刻的波形圖,圖乙和圖丙分別是x軸上某兩處質點的振動圖象.由此可知,這兩質點平衡位置之間的距離可能是( ?。?/span> A.
在同一地點有兩個靜止的聲源,發出聲波1和聲波2在同一空間的空氣中沿同一方向傳播,如圖所示為某時刻這兩列波的圖象,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相對于同一障礙物,波2比波1更容易發生衍射現象 C.這兩列波傳播的方向上,不會產生穩定的干涉現象 D.這兩列波傳播的方向上運動的觀察者,聽到的這兩列波的頻率均與從聲源發出時的頻率相同
如圖,甲為t=1s時某橫波的波形圖像,乙為該波傳播方向上某一質點的振動圖像,距該質點 A. B. C. D.
在飛機的發展史中有一個階段,飛機上天后不久,飛機的機翼(翅膀)很快就抖動起來,而且越抖越厲害.后來經過人們的探索,利用在飛機機翼前緣處裝置一個配重桿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飛機機翼前裝置配重桿的目的主要是( ?。?/span> A.加大飛機的慣性 B.使機體更加平衡 C.使機翼更加牢固 D.改變機翼的固有頻率
利用發波水槽,可以使S1、S2兩波源發出的水波產生疊加現象。先使兩波源振動情況完全相同,第一次調整S1的振幅后再觀察兩列波的疊加情況,觀察后,請對下面的問題作出判斷。如圖甲為水波演示槽,可演示兩列水波疊加的情形。S1、S2為兩個波源,能連續不斷地上、下振動產生水波,P為水面上的一點,PS1=PS2。乙、丙兩圖分別為S1、S2波源的振動圖像,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span> A.水面上不能形成干涉圖樣 B.由于水波波速未知,不能判斷P點屬振動加強點還是減弱點 C.P點屬振動加強點 D.P點振動的振幅1cm
如圖所示,一LC回路的電感L=0.25H,電容C=4μF,在電容開始放電時設為零時刻,上極板帶正電,下極板帶負電,求: (1)此LC振蕩電路的周期為多少? (2)當t=2.0×10-3s時,電容器上板帶何種電荷?電流方向如何? (3)如電容器兩板電壓最大為10V,則在前T/4內的平均電流為多大?
在折射率為n,厚度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氣中有一點光源S,從S發出的光線SA以入射角θ 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經過玻璃板后從下表面射出,如圖所示.若沿此光線傳播的光從光源 S 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傳播時間與在玻璃板中傳播時間相等,點光源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垂直距離l應是多少?
一列簡諧波在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傳播方向沿x軸正方向,波速為0.6m/s,在x軸上一點P的橫坐標x=0.96m,求 (1)P點開始振動的方向如何? (2)經過多少時間,P點第一次達到波谷? (3)經過多少時間,P點第二次達到波峰?
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單縫與雙縫間的距離L1=100mm,雙縫與屏的距離L2=700mm,雙縫間距d=0.25mm。用測量頭來測量亮紋中心的距離。測量頭由分劃板、目鏡、手輪等構成,轉動手輪,使分劃板左右移動,讓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對準亮紋的中心(如圖所示),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轉動測量頭,使分劃板中心刻線對準另一條亮紋的中心,記下此時手輪上的讀數。 (1)分劃板的中心刻線分別對準第1條和第4條亮紋的中心時,手輪上的讀數如圖所示,則對準第1條時讀數x1=_______mm、對準第4條時讀數x2=_______mm (2)寫出計算波長λ的表達式,λ=_________(用符號表示),λ=_____mm(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在某次雙縫干涉實驗中,如圖所示,Q處是中央亮紋P往上數的第二條暗紋,已知從雙縫S1和S2發出的兩束相干光到Q點的路程差是9×10-7m,則實驗所使用的單色光源發出光的頻率是______.
如圖所示為一雙線擺,它是在一水平天花板上用兩根等長輕繩懸掛一小球而構成的,小球可視為質點,設圖中的l和α為已知量,當小球垂直于紙面做簡諧振動時,周期為______
如圖所示,將半圓形玻璃磚放在豎直面內,它左方有較大的光屏P,一光束SA總是射向圓心O,在光束SA繞圓心O逆時針轉動過程中,在光屏P上先看到七色光帶,然后各色光陸續消失,則此七色光帶從下到上的排列順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 ) A.紅光→紫光,紅光 B.紫光→紅光,紅光 C.紅光→紫光,紫光 D.紫光→紅光,紫光
|